《杂卦》则从前人矛盾体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出发,探讨卦与卦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杂卦》沿用前人认识自然规律“对立统一”的思维模式,表明此时作者虽已从整体上认识到生命体与自然运动规律的差异,但在释卦时却仍然惯性地陷入了古人的思维定式。此外,《杂卦》整体排序杂乱无章,文字表述意思不明,应判定为文王思索卦序时的草稿。在解读《周易》时,有太多的历史人物和当代的大家也常常无意中陷入特定的思维定式的框框。从避免前人误入歧途的教训出发,《杂卦》是值得《周易》研究者借鉴的一篇很好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