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从张小泉王麻子看五金老字号如何突围(2)

时间:2010-06-07 10:15 慧聪五金网 点击:我要评论

产品创新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厂后,充实了设备,进一步改进工艺,使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一度曾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但

产品创新

195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成立王麻子刀剪厂后,充实了设备,进一步改进工艺,使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一度曾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各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品牌缺乏创新意识,坐吃老本,显露出新产品开发速度过慢、难以跟上市场步伐的弊端,日趋衰退。与诸如“十八子”等一些新牌子相比,“王麻子”在产品款式、科技技术含量上已经显得土气,产品开发观念与现代消费观念差距日渐扩大。业内人士认为,“王麻子”品牌的开发空间至少还有80个产品的选择余地,而且大多是技术含量大,利润高的旅游刀具等中高档产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小泉的产品扩张路线。面对国内外品牌的激烈竞争和市场消费理念的不断更新,张小泉老厂因场地狭小、环保等诸多条件限制,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制约。为了彻底打破瓶颈,加快老字号跨越式发展,张小泉作出了建设现代化五金科技园的重大决策。2010年4月29日,张小泉五金科技园位于杭景新高速公路以南,项目占地271亩,总投资9.2亿元。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一流的五金刀剪类产业基地,集生产、研发、营销、物流、行政办公五大功能为一体,产能将达到现有规模的五倍以上。通过产品结构的大调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等手段,张小泉产品从剪刀为主发展到酒具套装、锅具餐具、野营刀等多系列高端产品,并将对剪刀类产品进一步细分。如此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全方位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张小泉”老字号品牌赫然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

企业机制

作为一家老国有企业,“王麻子”品牌在继承老字号深厚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机制包袱。有关资料显示,1997年时,该厂在岗职工697人,退休职工却已达500多人。企业机制、管理方式、产品开发及外部环境等几方面的不足与制约,导致王麻子处境日趋艰险,2001年,“王麻子”经历了停产、改制等过程,但销售情况依然非常不景气,并降到了建国后的最低点,平均每月仅销售1万把菜刀,10几万把剪刀,总销售额仅仅1500万元,亏损达200多万元。与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相比,体制僵化导致经营手法单一而难以突破、生产成本高于其他同类企业致使产品的竞争力有限最终导致了“王麻子”陷入亏损而难以自拨。即便是早已为生产经营企业所用的促销策略,在“王麻子”也是有其心而乏其力的。

一边是陷入僵局难以自拔的王麻子,而另一面是举起向国际知名品牌进军大旗招摇呐喊的张小泉。2000年12月,企业改制成职工持股会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张小泉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11月,“张小泉”与富春集团战略合作后,“张小泉”的注册资金扩大一倍,股本结构彻底改善,经营状况有了很大的提升。2008年,张小泉的销售额是1.8亿元,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2.3亿元、利税1500万元。老树发新枝,焕发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