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商业传奇
其实,早在2006年,泰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就编写了第一本《泰州老字号》,靖江市政协通过走访整理,将庆余典当行、王鉴和同记、三友美味食品厂、新泰丰、邢长兴羊肉、裕纶纱厂等6个老字号收入其书。昨天,泰州市政协学习文史委主任尹愚夫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据他介绍,入选《泰州老字号》和《泰州老字号续集》的泰州四市两区老字号,大部分难以名副其实,只能叫“记忆中的老字号”。因为“老字号”需要至少百年历史,且现在仍在传承,而收入书中的老字号,很多都已消失。
从《泰州老字号(续集)》中收入的靖江老字号来看,大都聚集在季市镇(季家市)。清末民初,季家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商贸集镇。在这个方圆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镇上,有粮行8爿,油坊20余家,药房10余家,染坊七八家,杂货店10余家,还有盐行、钱庄、当铺、酱油行、酒行、饭店、烧饼店等数十家。胡源泰茶庄、汤乾号钱庄、鑫洪泰染坊、周松芝马复盛中药店、德信泰烟庄、季万成酒行、耀华电灯厂、陆全盛小猪行、庆余典当行等都在季家市。
从后人整理的资料描述中,我们可以想见那时“大商号”的盛况。
汤乾号钱庄门面很气派,大柜台一字型摆开。钱庄的业务是吸储和放贷,从中赚取利息差。当时季家市商业繁荣,商铺多,汤乾号钱庄的生意很是兴隆,每天存款的、借贷的,进进出出,门庭若市,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摘自《泰州老字号(续集)》
渐行渐远老字号
在漫长的岁月里,老字号苦心孤诣,努力经营,终于闯出了一片天地,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它们为靖江的经济繁荣作出过杰出贡献。然而,经过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飘摇岁月,也经历了经济环境大变革的种种变化,老字号大部分消失,有的仍在延续……
《泰州老字号》中记载:1927年大革命时期,联军孙传芳部败退苏北,任意抢劫,各典当行首先是他们的主要目标,特别是泰州周姓南北两典,受联军洗劫更甚。此后,周姓各典营业虽然还不太坏,剥削所得也着实可观,然而,终因各典在兵匪抢劫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大伤元气,加上周姓子弟腐朽堕落,任意挥霍,向各自典内支付或转移资金,以致大多数典号不景气。抗战期间,少数典当仍继续营业,然而景况大大不及以前,因此到解放前夕,都先后关闭。
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因为实行公私合营,部分老字号被划归国有。清朝同治八年(1870年),安徽绩溪赢州乡龙川大坑口村胡允源创办胡源泰茶庄,五代传承,在季市有着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实行公私合营,胡源泰茶号被划归当地供销社。同样的,公私合营中,“王鉴和同记”也改为靖江酿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