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贡酒·至上御品
古井贡酒自汉代以来就是皇室贡品,岁岁进贡,年年受宠,历史上被传为佳话的有四次。
第一次就是一千八百多年前,也就是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和酿造方法《九酝酒法》晋献给汉献帝。据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亳州产的"九酝春酒"晋献给汉献帝刘协,并上表说明酒酝春酒的制法。曹操在《上酒酝酒法奏》中说:"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酒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若以酒酝苦难饮,增为十酿,差甘易饮,不病。今谨上献。"这既是对当时亳州造酒技术的总结,也是中国白酒作为贡品的最早文字记载,史称"中华白酒第一贡",自此以后,岁岁进贡,年年受宠。"贡酒"由此得名。
曹操献酒的这一举动将亳州酿酒业的发展带到了顶峰。到了九百多年前的宋代熙宁年间,亳州地区的酒税征收额已经高达"十万贯以上",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酿酒业的盛况。明代初期,怀姓商人在减店集,也就是今天的亳州古井镇,建立"公兴槽坊",以酿"减酒"闻名于世,有着"涡水鳜鱼黄水鲤,减酒胡芹宴佳宾"的美名。而减酒,便是今天古井贡酒的前身。
第二次是在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归德府宋家仁的阁老沈鲤在万历皇帝的庆典上,把减酒进贡朝廷,万历皇帝饮后连声叫好,遂钦定此酒为贡品,命其年年进贡,"贡酒"之名由此而得。一时"减酒"之名震动京师。民间素有"涡水鳜鱼黄河鲤,胡芹减酒宴嘉宾"的说法。
第三次是,明末战乱频起,亳州酿酒业大受影响,直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才恢复到原有的规模。清代,减店各槽坊大都采用"老五甑"酿酒法,品种也由单一的大曲酒(俗曰"乾酒"或"高粱酒")发展到色酒、老酒、福珍酒、药酒等多种系列产品。清末,亳州人姜桂题专门将家乡的减酒进贡给慈禧太后,慈禧饮后大为赞赏。
古井酒文化博物馆现在还存有清朝"储秀宫制"款豆青回纹大酒瓮,据说是供慈禧太后饮酒专用。这便是古井贡酒的第三次进贡。
第四次进贡,是新中国成立后。1987年,经过层层把关和严格审查,古井贡酒被选为当年国庆国宴用酒,打破了历年来只用茅台酒招待中外宾客的惯例。2009、2010年"两会"期间,"古井贡酒o年份原浆"又以其"纯正原浆,手工酿造"的独特工艺,再次被列为全国政协会议指定用酒。
数英雄人物·饮古井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