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不仅仅是江苏酒家和绿柳居。据南京市商贸系统的一份调研资料显示,南京老字号企业中,尚能盈利所占比例为14%;经营基本上不亏不盈的占总数的12%;仅能维持生存的占总数的24%;惨淡经营占总数的33%;拆迁停业的占总数的17%。调查显示,老字号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然而,记者获悉,包括绿柳居、江苏酒家、四川酒家原本都是南京饮食公司的下属单位,改制后被古南都集团收购。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老字号已经是民营企业。“能否让老树再发新枝,那得由企业自主决策了!”南京市商贸局的杨主任如是说。
那么,攀上具有现代管理经验、资金雄厚的高枝后,老字号为何并未改变现状?凝聚南京人情感的老字号,何时再逢春天?
老字号“三老”现状的透析
物竞天择是最公平的法则,不论它是老字号还是新字号。经常出入各种饭馆酒店的王小琴说出了她的经验,进店瞅瞅服务员的举动就能八九不离十地猜出店家经营状况,但凡经营不善的店家,客人坐下来之后首先要喊上几嗓子:服务员——服务员——给我们倒点茶,而训练有素的服务员所在的店家生意肯定差不了。显然,在这一点上,“江苏酒家”等老字号与之相去甚远。
安徽来宁的娄可强十年前,投身餐饮业,从服务员做起,现在南京“新标识”湖南路任店长。他告诉记者,服务员就是生意的晴雨表,生意好的,服务员薪金不低,脸上乐开了花,工作起来自然尽心尽责。良好的服务背后其实是合理的考核、用人机制和企业文化在支撑。
南京市商贸局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人士认为,与后起之秀相比,南京目前的老字号表现出“三老”。首先是思想观念太老,缺少创新意识。总希望政府给政策或者资金来扶持“老字号”等,面对困难,总是在人员、设备、资金、地址等客观因素上找原因。二是经营模式太老。即使有好的思路、好的想法,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而且有太多的离退休职工,负担沉重。企业在用人方面没有真正的自主权,形成不了奖勤罚懒的有效激励机制,造成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职工无法与企业完全心连心,利益共荣。三是营销手段太老。老字号基本是以单体店为主,尽管有着众口皆碑的名牌,却没有实现品牌经营,形不成规模,占领不了市场。面对出现的大批知名企业、外资企业、洋超市、大型企业集团的激烈竞争,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形不成经营规模,根本无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