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不到“好苗子”是傣剧发展的又一难题。“以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很多年轻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德宏州文化局局长许贵荣说,20年前,几乎每个傣族寨子的人都会唱傣山歌,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喜欢流行歌曲,能唱山歌的人越来越少,而傣剧的基本唱腔就是傣山歌。德宏州傣剧团一直都是到傣族村寨选苗子,但最近几年,能讲傣话、长相好、形体好、嗓音好、有表演灵性的好苗子越来越难找了。
路费成傣剧下乡“拦路虎”
奘房(小乘佛教对寺庙的称呼)门前搭戏台,大青树下演傣剧。观众围着戏台,坐在地上、站在拖拉机上、爬到树上、踩着摩托车翘首观看。演出至凌晨,热情的群众仍不愿离去,欢呼声、掌声、歌声、锣鼓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
“不到现场,你很难想象傣剧在村寨里受欢迎的程度。”德宏州傣剧团副团长保锐感叹道。许贵荣介绍,傣剧在德宏的演出,无处不受到傣族人民的欢迎。然而,一年不到40场的演出场次,远远无法满足群众对傣剧下乡的强烈渴望。
剧团团长们从高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下乡一次,40多个演职人员,加上设备,需要一个大卡车和两辆中巴车,租车费加上燃油费,一个来回至少要5000元,一年40多场,需要约20万元。目前这些费用全部由村寨埋单,很多村寨请不起。而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德宏州傣剧团下乡演出不收演出费,剧团公共支出只有办公人头费。因此,路费就成了傣剧下乡的“拦路虎”。
下乡难,导致剧团设备闲置和人才浪费,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演员排练的积极性。“演员不怕吃苦,怕就怕没戏演。”们从高说,每次演出,演员们与村民同吃同住,有时晚上睡地铺。冬天冷,夏天蚊子多,有的人演出一次病一次,但是看到观众们的热烈反应,演员们都没有怨言。
们从高说,德宏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但如果剧团路费能够解决,每年演出150场都没问题。
逆境求生,自助者天助
针对傣剧面临的发展困境,云南大学国际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施惟达教授认为,作为全国唯一的专业傣剧团,德宏州傣剧团对傣剧的发展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保障像傣剧等有地方特色的剧团的演出经费。
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中国民族史研究所教授李晓斌认为,从国家文化安全角度考虑,我国边疆地区文化需求和供给存在矛盾。尤其是在农村,本地文化供给明显不足,为外来文化渗透提供了机会。因此,适当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占领边疆农村文化空间非常有必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章建刚认为,傣剧深受南亚、东南亚文化的影响,在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机遇面前,傣剧可以作为先行者,积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民间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