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呼市开班,这是我区自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培训活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王志诚在会上表示,我区要设立和启动“国家级抢救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对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三个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
王志诚说,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4年启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各地区要通过普查、挖掘、整理和研究,把名录项目建立和完善起来;摸清传承人现状,落实传习活动的补贴,鼓励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教学、交流和展示活动;加大保护、发展非遗的投入力度,完善非遗保护经费增长机制;加快非遗基础设施建设,自治区和各盟市都要创造条件,建立非遗综合馆、专题馆和传习所,开展保护、展示和传习活动。
截至去年底,我区共发现传承人22962人,登记实物8104件,收集珍藏4661件,抢救和保护了一批重要项目和珍贵资料。目前,蒙古族长调和呼麦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全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2个、自治区级251个、盟市级461个、旗县级1313个、乡镇级59个;有国家级传承人26名、自治区级323名、盟市级882名、旗县级882名和乡镇级108名。
据了解,聚居在我区的鄂温克、鄂伦春和达斡尔这三少民族的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如不尽快挖掘抢救,几十年后,恐怕只能在文学作品中品读那些曾经灿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