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曾在此当过5年县令,在此地修改了《紫釵记》,撰写了《牡丹亭》,并留下了诸多劝农佳话。
遂昌人不忘本,每年清明节前夕,总会邀集四方宾客,行400年前汤显祖创立的“班春”大典。人们惊讶地发现,遂昌居然有数十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遂昌台阁、高坪茶灯、遂昌车龙、濂竹剪纸、茶园艺术……而列入“国遗”的遂昌十番更是独门独户,独具特色。
遂昌十番又称昆曲十番。且看,10位乐手依次端坐,一声云锣响,10种乐器随势起声,优美旋律轮番奏出。“遂昌十番”由遂昌知县汤显祖首创,并在当地传播。“十番”由笙、箫、云锣、梅管、提琴、扁鼓、双清、三弦、板胡、笛子等演奏,奏出的是昆曲,《牡丹亭》、《紫钗记》、《长生殿》、《浣纱记》等经典。有专家考证,“遂昌十番”与现时流行的昆曲不尽相同,演奏风格和内容别有风味。2008年,“昆曲-遂昌十番”被文化部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十番有文武之分。文十番以笙、笛、云锣、梅管、提琴、扁鼓、双清、三弦等管弦乐器为主要组合,主要演奏《牡丹亭》等传统名剧曲牌,格调十分幽雅。而武十番则是由三弦、双清、云锣、笙、梅管、提琴和先锋、唢呐、锣鼓等管弦和打击乐器组合,主要演奏《赐福八仙》、《蟠桃八仙》、《通天河-出鱼》等剧的折子曲,它的格调较粗放。
在众多文化遗产陆续衰老并趋消亡之际,遂昌县却让各种“非遗”老树绽放新枝。如今,在“昆曲十番”的发祥地石练镇石坑口村建立了传习基地,同时在石练镇小学、遂昌实验小学创办了传承教学基地,在县城还创办了“遂昌昆曲十番古乐坊公司”,搭建了一个由村、镇、县三级联手传承,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鲜活舞台。目前,遂昌县已组建了“石练十番”“女子十番”等6支表演队。遂昌县委书记葛学斌告诉笔者,目前遂昌有300多名青少年、80多名民间音乐爱好者在学习“昆曲十番”,“昆曲十番”已经成为富有遂昌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