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浸泡在酒里的中国文化 (2)

时间:2010-04-13 11:55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但是,像陶渊明那样看透红尘,遁世隐居的文人,似乎更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停云》);-----

但是,像陶渊明那样看透红尘,遁世隐居的文人,似乎更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停云》);“------斯晨斯夕,言息其炉,花药分别,林竹医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黄唐莫逮,慨独在予。”虽然自称采菊东篱,不问世事,但是,酒是不能没有的。半壶浊酒,一张清琴,隐居的日子更少不了这两样东西。尤其是酒。如果没有品味美酒的雅趣,那不成了村叟野老,那还叫文化人么?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中国的文化与酒已经到了须臾不可分离的境界了。就在陶渊明自己设计的“桃花源”里,也勾画了“设酒杀鸡作食”的场面。

汉魏六朝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出现了像阮籍、嵇慷、刘伶等一大批以饮酒为乐,豪饮癫狂的文化人。他们狂荡不羁,对酒当歌,用癫狂来对抗当时的统治者。与此同时,却也把文化和酒高度地统一起来了。到了唐宋时代,酒香已经深深地注入到文化人的灵魂里去了。文化人用他们的文化素养把酒文化已经发展到了极至。翻开一部唐诗,那几乎就是文化人蘸着酒精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生命宣言。从李白的《将进酒》到他的《行路难》,从他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我不得开心颜。”酒的力量让文化人对于生命的了悟,对于个性的张扬,确实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境界。

“将进酒,杯莫停,为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常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昔时秦王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谓言少钱,竟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是怎样的气势啊!把五花马卖了,把千金裘当了,干什么?喝酒呀,喝酒干什么,去销蚀那千古不灭的愁肠啊!这是怎样的一种壮怀激烈!在李白的诗篇里,几乎处处都透露着豪气伴着酒香,酒香催发着豪气的那种磅礴的气势。然而,在杜甫的作品里,酒与文化的结合所透露更多的则是他的贫民意识。“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苦辞酒味薄,秫地无人耕;兵戈既为息,儿童尽东征;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是啊,地荒芜了,连孩子们都上战场去打仗去了,没有粮食酿酒,那酒味能不寡淡么?因此,一曲歌罢,已经是四座泪纵横了。在杜甫的诗篇里,那种微熏的忧患意识在酒精的浇灼下,更让人有一种彻骨的疼痛:“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是一种怎样的重逢的悲哀啊!在杜甫的诗篇里,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这种辛酸的感伤和淡淡的哀愁。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