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面临诸多问题。管理方面,由几十人的理发馆到“四合一”企业的300多个员工和200来位退休人员;四个经营场地总面积达到13000多平方米,而且都是老建筑,面临维修、危房、动迁占地等事项;原来管理的理发馆工种较简单,几十个理发员、一个管热水小锅炉的,两个勤杂工,一个会计就可以运营了。现在工种多了,蒸汽锅炉、高低压电工、蒸馏水工和水化验员都要“带本儿的”(劳动部门考核认证资质书)专职技术人员,搓澡、修脚的岗位上有工人也有技师。再加上服务员、党政工团管理人员、商品部售货员、财会、食堂,整个一个国企机构。回忆这段往事,曹东彬说:“到任后一看,我脑袋都大了。可是又一想:海再深再大,船也要行驶。”曹东彬先着手探探这个海有多深,浪有多大,找出行船的办法来。
先从消化人员负担做起,解决过去人浮于事的关键是“定岗定员”。快到退休年龄的给待遇提前回家,年轻的买断工龄支持他们自谋出路,留住有经验的骨干人员。再对企业生存发展做研究分析:几处浴池都面临房屋老化、设备陈旧的问题。清华池和汇泉浴池都有动迁计划。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虎坊桥浴池上去,还有可能保留一个传统的浴池为老百姓服务。这就是当时曹东彬做出的分析。他说:“让集团领导拿出1500万元来改造三个老浴池,那不现实。就算拿出来了,分到每个浴池三五百万,修房子都未准够,怎么也比不上南边来的洗浴中心。还是没有竞争力。干脆就来个‘集中优势兵力’吧。”他把等待拆迁的浴池办了停业,暂时出租。只改造虎坊桥浴池。“我们把吃奶的劲儿投进虎坊桥浴池,还是比不了人家新式洗浴中心啊!人家的设施设备投资是几千万到上亿元呢!拼不过人家。我们有什么?我们有别人不可‘复制’的两个特长,一个是清华池的百年老字号。美国发达吧?它只有200年的历史,清华池赶上美国一半儿的历史年头儿了。新的洗浴中心没有也不可能‘复制’这段历史。再一个是修脚技术和技师,这是民间遗产,也是清华池的强项。北京还有人要修脚。时尚的洗浴中心服务五花八门,按摩、推油是挺好,可是修脚不如咱们,咱们干嘛不‘扬长补短’呢?”曹东彬把这段话和集团领导说,和区里领导说,也和自己的职工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2.
从修脚开始,让清华池“翻身”
清华池始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初在珠市口大街路北开业时叫“小仓浪澡堂”。十几年后改建,更名“清真清华池”,是北京有名的浴池,素有“南城清华池,东城清华园”之说。解放前,这里还是共产党城工部的一个地下活动站,在北平和平解放的史册上有着光辉的一页。久远的历史和革命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是曹东彬常说的“别人不可‘复制’”的长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