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认为,一方面国家不给钱,一方面定性为非盈利,生存肯定难。“现在我有很多选择,随时可以躺进国家的怀抱里,可是我不想。”他说现在观复博物馆不需要国家的钱,需要的是政策上的扶持,给一个明确的身份,然后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这项事业继续做大。
未来,马未都计划把观复博物馆迁回城里,找一个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地方落户,“将来我们会以基金会的形式管理,把博物馆留给社会而不是某个个人。哈佛人死了,可是他创办的大学和制定的制度还在。目前,我们正在做基金会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个基金会预计5月份成立。希望观复能给私立博物馆在中国趟出一条生路”。
呼吁《博物馆条例》尽快出台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在各级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为386个,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去年11月12日,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一次民办博物馆会议,只有11家到会。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耗时20多年自掏腰包置办了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院。
王勇超表示,近几年来,人们的民族文化意识不断觉醒,兴起了民俗热,民间有识之士纷纷把精力和财力投向民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批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得到落实,一批民俗文化博物馆、纪念馆得以兴建。“特别是在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后,民族文化振兴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但在实际的运营中,王勇超也说出了大多数民办博物馆馆主的心声:“民办博物馆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非盈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现在法律规定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这不仅使民办博物馆很难享受财政拨款,更因实行企业会计制度要缴纳各种税赋,导致运营困难。”他现在就“经营”着多家公司,除民俗艺术博物院,还有绿化公司、建筑公司。他说绿化公司是为了博物院的绿化,建筑公司所做的就是将一些已经破旧或者因拆迁损坏的民居,小心翼翼地拆了,再原样不动地异地重建。这两个公司的成立都是为了补贴民俗艺术博物院的资金。
身份上的尴尬,让马未都也感受颇深。他说,在中国博物馆序列里,私立博物馆是受歧视的,一说是某个私人的就更没有地位了。
从诞生之初到现在,私立博物馆仍没有统一的身份界定。管理部门先后几易其名:“私立”、“私人”、“民办”、“非政府办”、“民间”、“民营”,文化部新出台《博物馆条例(征求意见稿)》则称之为“非国有”。2002年马未都的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更换法人名称时,新的身份是“民办非企业”,这令他无所适从。“国家把我们定义为非盈利机构,还不能有企业行为。”马未都说。无奈,马未都只好又注册了一个观复文化公司用以从事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