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墓葬中清理出一套共八件编钟,还有数十件青铜铸造的兵器和礼器。从墓葬的形制和规格判断,应该是一座国君墓。在墓主人的棺椁内发现有一条金腰带,在椁室的东南角,还发现一把宝剑,它前端是玉柄,剑端部分已经锈蚀。这些贵重的陪葬器物,显然在暗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
在随后的器物清理中,考古人员在礼乐器上的铭文中辨认出“虢季”的字样,终于揭开了这个惊天大墓的真正身份。
据史书记载,虢国地处中原,是周文王亲自分封的诸侯国。虢国以勇猛善战著称,曾多次参与周天子的重大政治、军事行动,上演过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这个名叫“虢季”的人,就是当年强盛一时的一位虢国国君。
这柄剑的剑柄由和田青玉制成,玉质细腻,温润光滑。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研究所鉴定发现,这柄剑竟然是一块炼渗碳钢。炼渗碳钢是由块炼铁经过长时间渗碳、反复锻打而成,所铸器物也因此更锐利坚韧。有专家学者还赋予这把剑“中华第一剑”的美名。
以往的考古研究认为,中国的人工冶铁技术,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而渗炼碳钢技术铸造的玉柄铁剑,被证实是公元前九到公元前八世纪的人工冶铁制品,这样就把中国人工冶铁的历史向前提了至少两个世纪。
5.莲鹤方壶:
命运曲折的灵动之作
1923年夏天,河南新郑市李家楼的乡绅李锐家的菜园干旱十分严重,原本绿油油的蔬菜日见枯萎。李锐决定打井浇灌,以解燃眉之急。挖了一天也没挖出水,锄头却碰上了坚硬的东西,一些青铜器隐隐约约现出了轮廓。
李锐挑选了几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小心翼翼地包起来,打算将它们卖掉。当时,北洋陆军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正在新郑寻访,听说了这一消息后,立刻前往李锐家,收缴并追回了部分被卖出的器物,交给当时的河南古物保管所收藏。
当时的专家学者对这批文物进行了鉴定和初步的研究,发现这些青铜器都是春秋时代的文物,十分珍贵,人们将这批青铜器称之为“新郑彝器”。河南博物馆建成后,包括莲鹤方壶在内的一批青铜器便在博物馆安家落户了。
抗战爆发后,这对莲鹤方壶连同其他文物又被转移到了重庆。1950年,河南省代表与国家文化部代表来到重庆,接收了国民党没来得及运走的河南博物馆文物。文化部的代表挑选了一批青铜器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其中,莲鹤方壶中的一只被调往北京故宫博物院,而另外一只则被运回了老家——河南。
这对姐妹的辗转经历为它们蒙上了传奇色彩。据专家考证,这对方壶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郑国。莲鹤方壶造型气派宏伟,装饰典雅华美。壶身为扁方体,结构严密精巧,制作工艺繁缛,集中了圆雕、浅浮雕、细刻、焊接等多种技法。壶盖铸造成莲瓣形,肥硕的花瓣盛开着,双层莲瓣呈怒放式排列,花瓣上布满镂空的小孔。在莲瓣的中央有一个可以活动的小盖,上面有一只仙鹤在昂首振翅,似乎正在翘首望着远方,造型十分生动。所有的纹饰既生动又精美,充分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