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之二:资金之困与传承之难
“目前,国家级的传承人,国家每年给予1万元的补贴。但作为向国家级冲刺的省级和市级传承人,却没有得到任何资助。”从事“非遗”研究的陈教授说,许多“非遗”传承人,很多还要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自己那门手艺也都是空闲时间练,不能用来维持生活。这就成为摆在许多传承人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针对这个现状,王昌华说,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专门拨付经费用于保护工作。现在也正在积极申请给省级和市级传承人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让这些民间艺人能够更加安心的从事“非遗”保护工作。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政府各级保护资金的划拨,“非遗”保护面临的资金之困并不是绝对难题,在“非遗”传承方面遇到的困难,才是真正的难题。
据了解,海南省黎族地区仅三亚市崖城镇郎典村自古至今一直保留着跳打柴舞这一古俗。如果这一古俗在郎典村终止,黎族民间打柴舞的原生态形式即宣告消亡。因此,抢救和保护原生态黎族民间打柴舞迫在眉睫。
2008年全市打柴舞的传承人只剩下3人,而其中近70多岁的老艺人黄家近则被国家确认为唯一传承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市群众艺术馆和当地政府帮助黄家近建立传习所,传授这一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目前,黄家近所在的崖城镇郎典村的村民,基本上都能跳上一段打柴舞了。”
除打柴舞之外,还有传播较为广泛的崖州民歌,三亚也将针对项目制定相关的保护和传承发展计划。
陈教授说,当资金之困出现时,尚且有“非遗”保护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基于对文化、技艺的热爱,力所能及地进行原始性、基础性的保护。而当“非遗”面临传承之难时,如何让“非遗”延续、发展、创新,就成为无可回避的问题。
困惑之三:创新之矛与保护之盾
“非遗”项目的创新与保护是一对矛盾体,总是让人很纠葛。
王昌华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与保护问题,可以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是进行原生态的“非遗”项目原汁原味保护起来,确保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二是采取创新试点的方式,选取一些“非遗”项目进行创新式的改良。
这种想法在三亚已经开始做了探索。去年6月份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中,三亚把目前两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打柴舞”,以及“钻木取火”、“黎族制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搬上了舞台。而回族舞蹈《婚礼舞》和苗族舞蹈《招龙舞》,也让人们体味到三亚独特的民族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艺术加工,搬上舞台集体亮相,让更多的群众了解三亚本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