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有一种美叫APEC气质。”在刚闭幕的APEC北京峰会上,第一夫人们的“新中装”成为焦点。这批“新中装”承载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意境,而且巧妙通过国际化手法令传统文化呈现出新魅力。在日前举办的上海第三届“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研讨会上,20多位沪上民俗专家、高校教授纷纷指出,传统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有必要借鉴“互联网思维”。
“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不能是死气沉沉、积满灰尘的所谓‘固态保护’,停留在做表面文章上,而是应该营造它的新生态,与市场对接、满足市场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再现传统技艺的活力。”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教授认为,目前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维太古板。
把传统的东西从博物馆里活化、传统的文化资源需要激活,是在场专家的呼声。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陈卫平指出,“固态保护”并不能真正走进人们心里,“现在很多文物都深藏在博物馆,很多百年老店和老字号也都用‘供起来’的方式进行所谓的保护。殊不知,这样只会让它们离市场越来越远”。
“APEC‘新中装’,在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上做出了示范与引领。”全国古典文学研究会会长胡晓明教授指出,第一夫人们身穿的“新中装”,采用的面料是中国的宋锦。宋锦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用途有限,经营情况并不好,“本次APEC峰会,设计师不仅成功激活了宋锦,而且赋予它新的延展性—第一夫人们的宋锦在生活中也能穿。”
“如果用‘互联网思维’来解释,创新、迭代是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键词。”仲富兰指出,要善于把静态的文化保护向活化的文化展示、文化营销转变,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
一直以来,中国的文化资源保护讲究一个“隐”字,学者习惯于躲在图书馆一角默默研究,或者崇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境界。然而,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传统方式是否能推动文化资源的传承,专家们对此提出质疑。
“小米科技是‘互联网思维’的典型代表,它所提倡的平台性和‘用户至上’特征,值得我们借鉴。”仲富兰说,他读过太多文化资源保护的文章,干巴巴的,没有人情味。他认为,社科文化学者要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妨学习一下“用户思维”,重视客户体验,为受众服务,为草根服务,“事实上,现在很多历史学家开始把中国厚重的历史用讲故事的方式、用更加现代化的语言加以阐述,文化资源保护也可以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