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老字号牌匾 正念反念有讲究

时间:2014-06-04 12:46 互联网 点击:我要评论

这两天,一群年轻人在北京市方志馆参观北京地情展时,产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疑惑。地情展上有一面醒目的北京老字号牌匾墙,上面悬挂了15块牌匾。其中,六必居、荣宝斋等6块匾的题字顺

 这两天,一群年轻人在北京市方志馆参观北京地情展时,产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疑惑。地情展上有一面醒目的北京老字号牌匾墙,上面悬挂了15块牌匾。其中,六必居、荣宝斋等6块匾的题字顺序是由右至左,盛锡福、吴裕泰茶庄等9块牌匾的题字则从左至右。这些大名鼎鼎的“金字招牌”,在题字顺序上鲜明分成“两大阵营”,大家伙儿一不小心就可能念“岔”了。

参展现场,北京女孩儿唐思萌差点儿叫出声来,“你瞧,千芝堂的牌匾还是从左往右念,上边的永安堂却变成了由右往左念。”现场其他参展者凑过来一看,也是立马就“懵”了。面对大家伙儿的疑惑和追问,展厅讲解人员也说不出所以然,直摇头。

面对这些颇有历史的老字号牌匾,到底该怎么念就不会出错?民俗专家赵书说了个窍门—看题匾人落款图章的位置,“图章都在题字末尾,倒过来念,就肯定不会出错了。”赵书进一步讲解道,由于古代竹简是竖排,放在书案上阅读时是从右至左,因此古代无论是横写还是竖写,均是从右向左排;到了近代,随着西洋文化涌进,汉文里经常出现引外文、用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等情况,竖写竖排就显得不大方便了。

赵书介绍,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曾倡导汉字左起横排,但由于反对者直指它为“蟹行文字”(像螃蟹一样横着行),是为“大逆不道”,横排未成主流。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对语言文字进行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将书刊排版方式改为由左向右横排印字,自此以后,从左向右书写才算正常了。赵书举了个例子,“要是一块号称清代的牌匾,却是从左向右题字,那必定是假的。搁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不会有这样的匾。”

北京老字号企业相关负责人证实了这一说法。全聚德项目经理李燕山长期研究老字号历史,“全聚德匾额是老匾,根据早年书写习惯,就是从右往左写。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字改革,最终造成牌匾题字顺序的分化。”李燕山回忆,1959年,周恩来总理请郭沫若题写的四川饭店牌匾,就是典型的从左到右书写。

迄今仍保存完好的老字号牌匾中,“六必居”相传为明朝大学士严嵩所书,“全聚德”为清同治年间秀才钱子龙所书,它们都是从右往左题字。更多老字号牌匾则在解放后被砸毁或遗失,其新匾均为当代书法家题写,大多改成从左到右,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冯亦吾、赵朴初、周建人等题写吴裕泰茶庄、天源酱园等老字号牌匾,就一律采用今人书写习惯。只有极少数“仿古做旧”的当代书法家,还沿袭传统章法题字,像启功先生题写的一块“同仁堂”原版牌匾,就是按从右往左的顺序书写。

(责任编辑:杨素琴)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