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有些钟表因时代久远,虽然在拆修时才发现隐患,但李兰馨都不会随便退件,而是千方百计到各厂或派人到香港买零件,不计成本,务求保证质量、维护店誉。有些零件实在无法配套,他就利用简易车床仿制。接件时,如鉴别不出或失误,也不轻易向顾客追讨补修费用,而是采用磨、补、驳、焊、接、锉、镶、种、包等细腻功夫,以精湛的工艺和高超的技术,花上一两天功夫,重新手工制作零件,使之准确复行。
李占记“续筋驳骨”的独特修表工艺一直流传至今,陈惠萍说,“现在遇到一些特别贵重或者有纪念价值的手表,我们还会采用这个工艺技术。”
以修促销不变
每人每天最多只修三只表
2004年后,李占记成为广百集团旗下品牌,经营管理更加规范。2013年,在被认定为“广东老字号”后,李占记实现国家、省、市老字号“三连冠”。
陈惠萍表示,“修”才是老店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它不同于任何一家钟表店的精髓所在,李占记“以修促销”的经营理念不会变。为了达到高标准,每人每天最多修3只表,平均修理周期为5天。“师傅们也没有固步自封,为了了解市场动态,经常会参加钟表行业的大型发布会、研讨会或品牌推广,参加国际钟表展。”
太平馆
街头煎扒档发展成西餐厅
太平馆创立于清光绪十一年间(1885年)。创始人徐老高潜心经营街头煎扒,成为第一个开设西餐厅的广州人,吸引了当时许多政界名人前来捧场。
徐老高,原在沙面旗昌洋行当厨师,西菜烹调技术了得。后来他离开洋行以煎牛扒谋生,吸引了大批拥趸。首先,他卖的煎牛排全城只此一家;其次,他调的酱汁十分鲜美,而且用的是中式调料,很合本地人的口味;第三,他的煎牛扒售价十分亲民,口袋里只要有一两毛零钱,就能饱餐一顿。起先,徐老高每天早上在附近市集买三几斤牛肉及配料便可开档。随着生意日渐兴隆,逐渐需要早、午、晚三次到集市购买原料才能满足需要。人手不够,他叫来自己的兄弟帮忙,还雇请了一些临时工。
后来,徐老高在更楼(现今北京南路太平沙肉菜市场附近)之下开设了一个店铺,以太平沙的地名定为招牌,成为最早的太平馆。彼时,太平馆生意兴旺。到清末,徐氏兄弟已经丁财两旺。太平馆不仅出售煎牛扒和煎猪扒,而且首创烧乳鸽以及精制葡国鸡,名闻南粤。经徐家三代人的艰苦努力,1927年,他们承顶了财厅前的国民餐室改为太平馆分店,此后还于1936年分别在香港的湾仔和上环开设分店。到1944年,徐家又在第十甫增设太平馆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