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消失不见,原因很多。昨天,重庆饮食文化专家陈小林分析说,说到底,主要有三大原因:搬迁、分配不公和体制原因。
搬迁后逐渐没落是众多老字号难以重见天日的最大原因。“老字号做的就是一个‘信’字,停业对老店伤害是致命的。”陈小林说,像高豆花、一四一火锅等一批经典老字号,都是在1993年八一路改造拆迁是被迫关门的,而那之后,由于难以找到合适的店面等原因,它们的名字渐渐在重庆人越来越陌生。
分配不公,则让大量的老字号人才流失。陈小林回忆说,十多年前像国有餐饮店,一个厨师的工资才80-90元/月,而私人餐馆开出的工资却高达四五百甚至八百元。很多知名厨师当时都被私人餐馆的老板高薪挖走,致使不少名特小吃后来就逐渐失传了。
体制也是当时老字号不敌市场的一大硬伤。陈小林说,国字号餐饮由于大锅饭制约,很难和私企竞争。
记者采访了一位曾在国有餐饮企业上班的员工,后来自己开店、当起了老板,他对两种管理模式感慨颇多。他称,以前供职于一国有中餐店,人员编制多,做实事的少,店里有3个经理、4个电工、5个采购……上上下下算起来两百多号人;而实际上只需要1个经理、1个电工、1个采购,30来人就行了。其次,由于大锅饭,员工做事没积极性,服务态度不好,大手大脚不节约,还有就是经常不关水电等。
特别声明:本文摘至互联网,如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QQ:3079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