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教堂建筑和西式炮台、中国沿海地区第一座欧式灯塔、中西风格结合的民居,这些都是“澳门历史城区”的一部分。大量游客由此感受澳门充满南欧风情,又不失中国传统的小城文化氛围。
澳门历史城区是一片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将20多处历史建筑连接在一起。它涵盖了大三巴牌坊、议事亭前地等澳门标志性的西式古建筑,也包括卢家大屋、哪吒庙、三街会馆等传统中式建筑。
“澳门文化遗产是中西文化的载体,大街小巷都能够看到。这是文化交流的一个成果,是澳门本身文化特色的象征。我们应该保护它,让它承传下去。”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文化财产厅厅长张鹊桥说。他作为文化局的一员曾全程参与特区申遗的工作。
2005年7月,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在南非德班市举行,作为当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唯一项目,“澳门历史城区”在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
走在葡式碎石铺就的小路,穿过影影绰绰的拱廊,欣赏精致的古建筑外墙浮雕,享受小城的安逸与历史文化氛围,是许多游客在澳门必做的事情。这些保护完整的中西文化融合景观也吸引了香港和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前来取景。
现在,澳门成功申遗的意义早已超越文物保护的范畴。那些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建筑已成为澳门的一张名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区政府近几年已制定目标,着力把这个小城打造成“世界休闲旅游中心”,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在特区政府的旅游推广中承担重要角色。
澳门的文化遗产不仅限于这些古建筑,民间也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过去数年,特区政府积极挖掘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行相关的申报工作,不但与深圳和香港联合申报“凉茶”、粤剧等项目,还加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
张鹊桥说:“我们现在正进行新的文化遗产立法保护工作,法律条文已经涵盖这方面内容。”
长期从事神像雕刻的曾德衡便受惠于特区政府的相关政策,他的店多年来不但生产出精美的木雕小佛像和佛具,也曾承建庙宇内重达数十吨的木雕大佛像,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的神像雕刻工艺。
“干这一行很累,所以现在很难找到好的学徒,确实很需要政府的帮助,至少要让它延续下去。”曾德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