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240年历史“装泥鱼”技艺入非遗

时间:2010-06-22 15:25 南方网 左旭光 点击:我要评论

斗门乾务有着240年历史、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装泥鱼”日前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东风,乾务准备将“装泥鱼”在民间“复活”———短期内举办“装泥鱼”大赛,并长期规划建起泥鱼生态保护区。

斗门乾务有着240年历史、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装泥鱼”日前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东风,乾务准备将“装泥鱼”在民间“复活”———短期内举办“装泥鱼”大赛,并长期规划建起泥鱼生态保护区。

为捉泥鱼先民创造工具

“装泥鱼”传承人黄炎庆说,其太祖父黄祖才早年间随先人由外地迁徙至乾务虎山村安居落户,为谋生计,经常和村里的人一起出海捕鱼,有一次无意中在一片名为“九顷”的浅滩上发现有一种貌似弹流鱼的小鱼,灰黑色,身长三四寸左右,全身布满小花点,捕其食之,肉鲜味美,老少皆喜,由于它们总是在泥滩上活动,大家便称之为泥鱼。由于泥鱼表皮非常光滑,很难徒手捕捉,村民们开始商讨捕鱼办法,最初是钓,但总是没有寻找到合适的钓饵,后来根据泥鱼喜在泥洞里出没的习性,琢磨出套笼子的办法。为了防止泥鱼进笼后逃脱,村民们不断地将笼进行改良,最后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编织泥鱼笼的技术,通过用三绞篾编织的笼口和可以折叠的笼尾改良了捕鱼技能;为了保护村民的双脚不被浅滩上的蚝壳割伤,妇女们还缝制了功能类似雨靴的多层蚝袜;为了在滩涂地上更快地寻找泥鱼出没的洞口,村民们又自制了可以在浅滩上滑行的泥板,这些特殊的工具代代相传,一直保留到今天。

“装泥鱼”曾在珠三角空前繁荣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泥鱼的市场价值不断提高,七十年代初有商家来乾务收购大量的泥鱼加工制成鱼罐头远销香港、英美等地,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珠三角滩涂地域大部分的农村家庭都以装泥鱼、卖泥鱼作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以装泥鱼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家庭也越来越多,而那片泥鱼出没最多的泥滩也被村民们称为“九顷泥夹万”(无价之宝),编织鱼笼、蚝袜等手工技术也活跃于民间,村民茶余饭后三三两两闲坐在一起,常以编织为乐。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期的十多年间,装泥鱼曾空前繁荣,在珠江三角洲的滩涂地域广为流行,斗门区乾务镇虎山村村民曾多次全村出动集体捕鱼,附近地区的几百万亩浅滩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虎山村设立“传承基地”

早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斗门区已经开始开展对“装泥鱼”的保护,先是划定乾务镇大角头水闸至连湾闸海滩,约3.5平方公里的范围为泥鱼生态保护区。又在乾务镇虎山村黄氏宗祠,专门设立了“装泥鱼传承基地”,里面配有各种“装泥鱼”器具,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教他们编织泥鱼笼和鱼篓的习俗。对传承人的保护更是未雨绸缪,乾务镇根据传承人的口述整理书面文稿13份,以便于资料的留存,传承人则获得每年省级财政补贴4000元、市级4800元。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