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羊抵头鼓舞亟待保护(2)

时间:2012-06-21 14:29 文化遗产网 点击:我要评论

羊抵头鼓舞的伴奏颇具特色,表演时随引子起奏后,大铙大镣等打击乐器大起,尖字号吹奏出类似咩、咩的羊叫之声,形成数头公羊相搏欲斗之声势。 羊

羊抵头鼓舞的伴奏颇具特色,表演时随引子起奏后,大铙大镣等打击乐器大起,尖字号吹奏出类似“咩、咩”的羊叫之声,形成数头公羊相搏欲斗之声势。

羊抵头鼓舞表演者将鼓斜挎左肩,鼓置腰腹示,鼓面向上,用双鼓槌击奏,右手在前,高扬击打,左手在后,轻敲鼓面,击鼓方式有“击鼓面”、“击鼓边”、“击鼓框”等几种,鼓点节奏,复杂多样。因鼓大沉重,所以舞者身架较低,多采用“弓步”,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右腿帖紧鼓框下缘,增强了鼓的稳定性,步法多为前后移动,进退步伐沉稳,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动作迅捷,跨步前冲,四鼓相接,似公羊相抵。表演至高潮时,四人同时跃起,空中相对抛接鼓槌,旋转击打,气势威猛雄壮,具有高超的表演技能,体现出稳健沏洒、淳朴刚动的艺术风格。

珍贵舞种亟待保护

羊抵头鼓舞仅存有优秀的较为原始的舞蹈动作及鼓曲,表演和鼓曲一枝独秀,是民间舞蹈研究不可多得的活体标本,表演和鼓曲及伴奏有机结合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羊抵头鼓舞在古时多用于庆典、祭祀、求神、求雨、驱鬼等活动中,题材涉及神化传说民间传奇故事等诸多方面,是研究地方人文风情、民俗习惯的珍贵资料。

羊抵头鼓舞已经六百多年历史长河洗礼,仍具有鲜活生命力,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严重冲击,许多老艺人相继谢世,现在的一些老艺人年事已高,一些传统舞技和鼓曲濒临失传,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它赖以生存的群众基础也因当今各类传媒的冲击演出阵地日渐缩小,部分传统舞技和鼓曲,已经失传,现在世的老艺所掌握的资料急需挖掘、记录、整理和传承。

东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工作,对重要资料进行研究和整理并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县委宣传部为鼓队送去32面大鼓,镇政府为鼓队制作了统一的民族演出服装。鼓队也由原来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100余人,在各项活动中多次获奖:2007年荣获菏泽文化艺术节最佳演出奖;2008年获菏泽市第二届老年文艺汇演羊抵头鼓舞一等奖;荣获菏泽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表演中获优秀演出奖;荣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奖;荣获菏泽市第二届、第三届农村文化艺术节最佳演出奖;2009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年来,羊抵头鼓舞又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王菜园村于2005年成立了女子鼓队,青年舞者崭露头角,并多次参加省市大型节庆和演出活动,古老舞种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