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饮食
清明节的食品多为冷食。如古人为纪念介子推,便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形状,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种食品名“子推燕”,至今仍在一些地区流行。在浙江,人们在清明时采嫩莲拌糯米粉,做“清明狗”,有几人便做几只,挂起来,至立夏时烧在饭中,每人吃一只。当地俗谚云:“吃了清明狗,一年健到头”。 而在四川成都一带,人们习惯用米粉做成团,用线串起来,在清明这天拿到欢喜庵前卖, 称之为“欢喜团”。有诗赞曰:“欢喜庵前欢喜团,村郊买食百忧宽”。另外,在南方还有在清明吃染青饭、青团子的习俗。
三四月间,春暖花开,蛰伏一个冬季的生物,肥肥美美地开始复苏。4月5日清明,是福州 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从这天开始,也正式拉开一年的“美食季”。
这个时节要吃鲜
清明时节 ,河鲜、海鲜尚未生育,正当肥美时,山鲜却亭亭玉立初长成,也是正当时。因此要抓紧这个前后不过半个月的时节,把各鲜一网打尽。
“清明螺,抵只鹅”,这句谚语说的正是清明时节丰满肥美的河鲜螺蛳。现在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特别好吃。
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北宋词人苏东坡 也是美食家,可惜不会吮螺蛳,相传他用尽内功,却无法吮出螺肉,原来此翁未将螺尾剪去,只好用竹针挑着吃,不谙食螺之道,落得个“东坡食螺———慢慢挑”的笑柄。
每年3—5月也是吃黄花鱼 的好时机,每到春天,肉质鲜美的黄花鱼总是让人分外想念。
黄花鱼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者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黄花鱼的做法有很多,红烧、干煎、清蒸、糖醋皆可,不仅肉质肥厚、脆嫩、味道鲜美,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三四月细雨绵绵,春笋正嫩。春笋贵在鲜,贵在清新淋漓,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粗纤维素的营养美食。它的食用方法很多,炒、烧、煮、煨、炖,皆成佳肴;可荤可素,可汤可菜,做法不同,风味各异。即使是一个大的竹笋,因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
福州清明要吃“菠菠粿”
每年春分过后15天,便是清明节。这一天前后,家家户户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扫墓,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其它树木。扫墓毕,必须折松枝带回,插在家门口,向人们说明本户已履行了为祖宗祭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