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江之滨的芜湖,是历史上吴越、巴楚、徽州等文化的交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文化。上世纪40年代的芜湖,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字号多达64家。然而,许多老字号在近年来各地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被逐步湮没于历史尘埃中。如以经营虾籽面、蟹黄汤包为主的“耿福兴”就没有看到新世纪的曙光。曾为芜湖餐饮业中“大哥大”的“同庆楼”,1996年在中山路改造中被拆除。回迁时,开发商提高了建筑标准,加上房地产开发中的自然升值,拆迁时评估的资产残值,连原面积的三分之一也买不回。
杭州的毛源昌、王星记、都锦生、天津的桂发祥等老字号企业也都难逃厄运。
城市发展了,老字号萎缩了。老总们说,城市的发展当然重要,但城市改造和老字号的保护难道就没有契合点吗?业内专家对此不禁扼腕,建一座大厦容易,保护一个老字号难哪!
前几年,部分政协委员就曾呼吁应把老字号当做“文物”来看待,这样在拆迁过程中,老字号就能得到应有的保护。他们建议,在城市规划中突出商业老字号的地位和作用,制定老字号保护与发展的专业规划,对老字号集中的区域进行重点分析,并以立法形式加以保护。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南京老字号韩复兴位于河西的生产基地由于城市建设被拆迁,南京市政府为企业拆迁补偿、规划选址等问题,曾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协调,以扶持这家金陵老字号。同样拆迁的马祥兴选址也得到了妥善解决。但不少老字号却没有这么幸运,多数都在拆迁中自生自灭。
老字号就剩“老”了?
对于老字号,学术界一部分观点认为,老字号的确老了。老字号的一个招牌就是一手“绝活”。但是,百年前是绝活,百年后不一定还是绝活。相当多的老字号今天仍旧在倚老卖老,以单一的产品来维系整个企业的发展。中国商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强调指出,老字号在新形势下面临“三老”难题:一是产品结构老。以前卖布料,现在还卖布料,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是买成衣了;二是营销方式老。有的老字号还靠几十年前“前店后厂”的办法维持局面;三是观念老。没有利用老字号品牌的无形资产撬动有形的市场。
老字号因为店老,也就有了太多的老化人员,他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影响了企业的活力;老字号有了太多的离退休人员,因此负担普遍较重;老字号在建国后基本上都成了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利润都上缴了国家,企业积累少,由此使得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再有,部分老字号因产品老化,内部机制不活,技术骨干流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再也适应不了激烈的竞争。如此下来老字号可不就剩下“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