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礼仪的再现,我倒认为是把沉寂的历史鲜活了起来,把静态的文物资源变活,使这些冷冰冰的文物遗存变得可听、可观、可视、可触。”
2月14日,也就是大年初一的上午,“呜、呜、呜”一阵低沉的号声在壮观恢宏的天坛祈年殿前回响起来。在静鞭三响后,身着黄马褂的御前侍卫、威风凛凛的八旗禁军和典雅庄重的皇帝銮驾鱼贯而出。这是天坛公园在今年春节假期里推出的“祭天仪仗”活动,表演再现了清朝仪规中最具观赏性的精彩部分。
天坛公园园长杨晓东告诉《北京科技报》,北京天坛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祭天建筑群,是明清两朝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场所,据历史记载共有22位皇帝先后在此举行过654次祭天大典。清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亲自确定了祭天仪仗的规格。今年春节期间的祭天仪式展演,就是根据这一史实进行的艺术再现。
“春节期间举办‘天坛文化周’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天坛公园旅游文化的内涵,而祭天文化展示活动也只能在天坛公园这样特殊的场合才能得到充分展示。”杨晓东说。
“再现当年盛况,体会古人天人合一的境界,会让游客觉得逛天坛是一种享受,不会产生空虚的感觉,这才是欣赏园林的最高境界。”北京民俗协会秘书长高巍告诉《北京科技报》,我国祭天礼仪自公元前26世纪(五帝时代)一直贯穿到20世纪初封建制度解体,历史源远流长。从最初原始先民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畏惧及崇拜而进行的对天行礼,经过历史的演变,发展为隆重的祭天大典,这个过程经历了几千年。
“祭天仪式不仅是古人的仪式,也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必要通过这种再现当年胜景的形式,让后人去了解当时的文化景象和风俗,而且在历史文化的传承方面还有再提高的空间。”高巍秘书长说。
“我们力图能真实还原当时的胜景。”天坛公园文物科长武裁军告诉《北京科技报》,祭天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国家大典,而天坛是凝固的艺术,祭天文化又有着深刻的内涵。为了使表演更贴近游客,公园内的广播会随着仪仗的行进向游客介绍仪仗组成和礼仪规格。
一位带着12岁孩子一起来游园的父亲告诉本报记者,很多的现代庙会更像是以文化搭台的商贸集市,孩子去了主要就是吃羊肉串、烤鱿鱼等小吃。相比之下,天坛公园通过现场祭天仪仗这样的表演形式,把皇家祭祀文化跟民间节庆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孩子既能感受到节日的热闹欢腾,也能了解一些中华传统文化。
“祭天仪仗表演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游人,使天坛成为春节假期中游园人数最多的市属公园之一,七天游人量达到了30万人次以上。”市公园管理中心宣传处陈志强处长告诉《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