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好山好水好工艺 宜兰变身博物馆城

时间:2010-04-12 13:51 新华网 点击:我要评论

筹备了18年的兰博,即将在8月正式开馆,5月将先行展开试营运暖身展‘手创宜兰─生活美学展’(名称暂定),策展人、雅凯艺术台湾区负责人林秋芳不断在宜兰寻访工艺家。

据台联合报报道,筹备了18年的兰阳博物馆,即将在8月开馆。兰阳博物馆不只是博物馆,它将带领上百个博物馆家族成员,将整个宜兰都变成博物馆。

模拟“单面山”意象的兰阳博物馆完工已逾九成。
模拟“单面山”意象的兰阳博物馆完工已逾九成。
 

从台北东区穿越雪隧,不消50分钟即可抵达宜兰礁溪。拜交通便捷之赐,一栋栋新建的温泉住宅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这里是许多台北客假日的“第二个家”,假日时游人如织,平日是宁静安恬的山城。

同样距台北不远的头城,藉着打造兰阳博物馆,连接旧市区的历史空间与东北角风景区,形成另一个出入宜兰的廊道。


 
策展人林秋芳(右)赴陶艺家陈建华工作室,邀请他参加兰博试营运暖身展。
策展人林秋芳(右)赴陶艺家陈建华工作室,邀请他参加兰博试营运暖身展。
 
筹备了18年的兰博,即将在8月正式开馆,5月将先行展开试营运暖身展‘手创宜兰─生活美学展’(名称暂定),策展人、雅凯艺术台湾区负责人林秋芳不断在宜兰寻访工艺家。

“宜兰没有工商港埠,但有好山好水好工艺,全靠无中生有的能量,造就到处都是博物馆的意象。”林秋芳分析,宜兰多地震、台风,周而复始的台风侵袭过后“一切归零”,让宜兰人不得不乐观以对、勇于从头来过。

兰博开馆的领航展“手创宜兰”,试图藉由多位曾在国际大赛得奖的设计师,结合在地工艺家和社区组织,导入不同的想法与在地激荡出能永续经营的文创产业。

陶艺家陈建华擅长将竹编技巧融入烧陶,自创瓮中瓮(右)。
陶艺家陈建华擅长将竹编技巧融入烧陶,自创瓮中瓮(右)。
 

以受邀参展的在地陶艺家陈建华为例,出身服装设计界的他,受妻子影响转而创作陶艺,如今自成一家,他拥有私人陶艺馆、工作室,紧邻着自建的欧式住家,也像座博物馆。在他的王国里,用水泥铸造的美人鱼有着铜雕质感;以陶代竹,编织出鱼篓等农村器具,回忆他儿时经历的农家乐;陶制的鲭鱼和梨子象征宜兰的特产;还有他自行研发的“瓮中瓮”如同故宫“转心瓶”的庶民版。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