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不久全省第一批入围“贵州老字号”的刘家波波糖,曾经历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而统领一行。老字号产生与传承的背后,有着五代“掌门人”的呕心沥血。
刘功望是“刘家”老字号的第5代传人,面对记者的采访,刘功望仍不忘把“刘家”老字号传奇经历再讲一遍。事实上,这么多年,无论是开会、展销、出差,他也不知道自己津津乐道了多少遍,“一有机会就跟人讲一讲”。
刘功望说:“‘刘家’老字号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早为朝廷贡品,到今年已有数150年历史,入围‘贵州老字号’,好像接过‘掌门人’的‘接力棒’,到我这里,我有责任把这一棒跑好,将‘刘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回忆祖辈刘兴汉的创业,刘功望叙述了那段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刘兴汉当时应知县“征集制糖佳品,发展镇宁糖食”之召,利用当地六马盛产的芝麻、糯米、麦子,依据自己积累的经验,经过发、榨、熬、扯、酥等十几道工序,反复试验,制成“酥脆香甜、美味可口、色泽鲜黄、别具一格”被官府评为上品的“饽饽糖”。
“刘家”波波糖在上世纪80年代就注册了商标,去年获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老字号品牌历史悠久,拥有时代传承的产品、技艺,具有鲜明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社会广泛的认同、独特的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虽然如此,老字号如何面对市场经济,才能发展壮大?这个问题曾经考验过刘功望。
镇宁自治县的23家波波糖生产企业,其中有18家企业在做大品牌、做强企业的过程中,从家庭作坊式逐步发展成为企业生产模式,从几个人的加工车间到上100人的企业,现在基本上都有上百万资产。
刘功望认识到,由于激烈的经济竞争,很多的老字号因为水土不服,要么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要么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对他们来说,老字号的生存与发展不容易,比起一般企业,可能要付出更多的心血与努力。
发展老字号产业,既要传承,又要创新。目前,享有“刘家”老字号的安顺多彩食品有限公司投入20万元聘请贵州大学食品专家对产品的创新进行研发,生产工艺也进行了改进,产品扩大到8个系列。
“不懂得传承的老字号,是无根之源的浮萍;不知道创新的老字号,只能是固步自封的夜郎。”刘功望说,他感到家族历史的重任,在他手里,这块牌子能否发扬光大,对他来说,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