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世博各国美食文化展示(2)

时间:2010-06-11 11:42 文汇报 点击:我要评论

热门标签:

让城市更有“味道”

关于食物,本以为法国人带来米其林三星餐厅,是要延续他们视烹饪为艺术的美食精神,岂料法国人这次要说一个“食物,让城市更有味道”的故事。

走进法国馆,写意的四个大字“感性城市”跃然眼前。何等感性?当游客不知所谓地走过“四季的法国街头”,第一主题瞬间调动起游客的感官——丰盈多汁的蜗牛、碧绿爽脆的莴笋、娇艳肥美的鹅肝,16个窗口的玻璃,“实况转播”米其林三星大厨的烹饪过程。浪漫如法国人,对“感性城市”的诠释激活了城市人日渐麻痹的视觉、味觉,还有听觉。

法国人说,“烹饪是中国和法国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城市的广场总是因为有了街边的商店、咖啡馆和餐厅而热闹非凡”、“在集市中一边游荡着,一边就有了食欲”……总而言之,欢迎来到“感官城市”。

有意思的是,法国人似乎总害怕城市人忘记城市的味道,专辟了一个“嗅觉体验”。色彩缤纷的简笔画,如同孩子的涂鸦,站在每一个“嗅觉体验筒”旁,看着漫画上的面包,竟然能真的闻到裹着奶香的面包味;看着青青草地,也分明闻到了香草味道。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忘记了这些味道?忽略了城市的气息?法国馆的墙上反复说着一个“慢生活”的理念——你是否观察过,夜色中,城市被披上神秘的光晕;诗人、恋人在沉睡的城市里惬意漫步?那么,打开感官,打开想象力的盒子。

兴许一杯红酒、一张报纸、就是一个下午。说到这里,分不清,是城市让食物更有味道,还是食物让城市更有味道。

“禅意”的食物追求

有一种料理,最高境界是让人忘不了“饥饿”的感觉。乍看之下,这种饮食逻辑似乎令人费解,在上海世博会上,日本产业馆内的料亭“紫MURASAKI”就提供着拥有此种态度的食物——怀石料理。

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规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简单清淡,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新鲜的食材、讲究的烹饪方法、优美的环境、贴心的服务是怀石料理的重中之重。

料亭“紫MURASAKI”集合了日本“菊乃井”、“丹熊北店”与“鱼三楼”三家高级餐厅大厨,餐厅的风格是传统的日式庭院,引入水景和翠竹。宾客们在用餐的同时,透过单间的大玻璃窗,从各个角度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水光潋滟和竹影婆娑,庭园环境营造出唐朝诗人韩翃笔下“一片水光飞入户、千竿竹影乱登墙”的新式日本庭园的情趣。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