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如何保护,舟山人选择了用比赛的方式。昨天上午,“鼓乐东海”首届舟山锣鼓大赛在浙江海洋学院新校区的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的10支舟山锣鼓队进行了规定曲目(三番锣鼓)的展示和自选曲目的比拼,表现了舟山锣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独特魅力。
首先登场的是定海区白泉镇原生态舟山锣鼓队,他们表演的是《海上锣鼓》。原生态锣鼓队增加了渔歌号子和丝竹乐器演奏,光丝竹乐器就有二胡、笛子、琵琶、大胡、月琴和三弦等等,连酒杯与瓷碗都作为乐器上了台。拉大胡的陈国对向记者解释说,渔歌号子表现的是渔船就要开了,丝竹曲子就是开渔欢送曲,祈祷船民平安丰收,而鼓点主要反映海洋的粗犷激越。
昨天,我市第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4岁的高如丰也出现在这支原生态的锣鼓队里,扮演敲武锣的角色。高如丰告诉记者,这支16人的队伍是2007年9月组建起来的,来自各个行业,有理发的、开小店的、修钟表的、还有农民,因为相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传承原生态舟山锣鼓。
接下来9支队伍表演的节目也个个精彩,表演者中有渔嫂,也有学生。嵊泗县黄龙乡南港社区的渔嫂们带来的《鼓舞中国红》,展现了海岛妇女新风貌;沈家门第一小学和定海区海山小学两支小学生锣鼓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去年9月才成立的沈家门一小锣鼓队还没有参加过几次锣鼓演出,他们带来的是《渔都风采》;海山小学锣鼓队可是名气不小,曾经把舟山锣鼓敲到了大洋彼岸。
最终,定海区丝竹乐社舟山锣鼓队的《渔家乐》和普陀区文化馆舟山锣鼓队的《渔港鼓韵》获得一等奖。白泉镇原生态舟山锣鼓队的《海上锣鼓》、海山小学舟山锣鼓队的《红花遍地开》等3支队伍荣获二等奖,黄龙乡南港社区渔嫂锣鼓队等5支队伍获得三等奖。
本次大赛是2010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由海洋文化节组委会主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市群艺馆执行承办。评委会主席、市群艺馆党支部书记高成文说,综合看,两个一等奖节目表现力和感染力十分突出,体现了浓厚的欢快气氛,表演技法也十分娴熟。舟山锣鼓在舟山非遗中有代表性,经常进行演奏活动的锣鼓团队有20多个,今后这样的锣鼓大赛肯定还要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