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山东聊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11项

时间:2010-06-30 11:53 聊城新闻网 点击:我要评论

2010年5月,临清肘锤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至此,聊城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了11项。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非遗项目,使其顺利地传承下去,聊城市相关部门和传承人都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0年5月,临清肘锤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至此,聊城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了11项。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非遗项目,使其顺利地传承下去,聊城市相关部门和传承人都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做了大量的工作。

保护非遗,我们都在努力

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聊城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加大了非遗项目普查和申报力度。2009年,聊城市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线索5816条,资源项目2638个,基本摸清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传承人情况及传承谱系,并进行了登记备案。

从聊城市建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中可以看到,聊城市的非遗项目挖掘成果喜人,项目可谓是遍地开花,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6项(其中11项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2 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3项。东阿阿胶博物馆、冠县查拳传习所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优秀传习所。

许多项目在被列入非遗名录之后,传承人除了欣喜,更增添了责任感。作为临清贡砖烧制技艺第四代传人的景永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仍然坚持品质第一的原则,烧制工艺接近20道,每一道都不含糊。东昌雕刻葫芦的传承人李玉成,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推陈出新,无论是雕刻题材还是雕刻技艺都实现了较大的突破。正宗传统工艺的复杂决定了产品的高成本和高价位,这反而成了非遗项目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为了保护传统工艺,老艺人们不得不想办法维持,李玉成选择做一些工艺简单的葫芦吸引顾客,而景永祥选择了烧制红砖,“以红济青”。对于这种迂回的保护战术,老艺人们有一种共同的心态——无奈。

固守或者突破,哪一个更可行

非遗保护工作,是要被动地进行补救,还是主动出击,走向市场,这是许多非遗保护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日前,东昌府区澄浆玉泥的传承人郭太星,拿到了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的商标注册证,他告诉记者,自己的“东昌轩”品牌今后将受到法律保护,肯定有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据了解,郭太星在精心钻研技艺的同时,也把开拓市场作为工作重心,目前他的产品已经打开了北京、上海等国内市场,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外市场也很受欢迎。

“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说明我市的传承人逐步开始了市场化运作,向产业化靠拢。”文广新局工作人员介绍,“就目前我市非遗保护的情况来讲,广泛存在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市场意识、品牌意识非常缺乏,这就导致保护工作非常被动,缺乏旺盛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admin)

收藏到书签: Del.icio.us QQ书签 Baidu搜藏 Google书签 Yahoo书签 新浪ViVi 365Key网摘 POCO网摘 Windows Live 和讯网摘天极网摘
发表评论
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注意:本站评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