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当我们的子孙点击互联网,就可以看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如何着装打扮、拥有怎样的习俗文化了",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杨晓辉说,"虽然一些文化现象已经消失,再也见不到了,但我们通过数字化将它们以另一种形式保留了下来。"
杨晓辉正在领衔进行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苗绣"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8个省区、100多个苗族支系、数千种苗族服饰刺绣图案,将全部收录进"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这座规模庞大的"数字博物馆",不仅将成为拥有900多万人口苗族文化的一座艺术宝库,更引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话题。
"数字博物馆":从实物到影像的保护方式之变
"这是我们在安顺关岭拍到的黑苗刺绣,上面绣着的动植物反映了黑苗这支苗族支系,对原始图腾创造性的自由表达",在贵州省文化厅一幢破旧的小楼里,杨晓辉指着电脑里的苗族妇女照片对记者说,"我们不但要用相机拍下来,而且还要搜集这个支系苗绣的材料、功能、工艺特点、艺术风格以及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等信息,然后集合起来制作成'电子卡片'。"
苗族刺绣是苗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手段,一套盛装上至少有数十种不同的图案紋样及不同的刺绣技巧,在纹样、色彩、构图等形式特征上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其涉及的内容题材表现了苗族社会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传说故事、信仰崇拜等,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
贵州是我国苗族聚居、苗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省份之一,贵州苗绣富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目前仍在民间流行和使用的苗族服饰有100多种。但是,受到现代化的冲击,苗族服饰正成为贵州少数民族服饰传承中流失最为严重的手工艺之一。
"如果抓紧抢救保护还来得及",2008年,杨晓辉开始承担由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的《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项目。他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深入贵州、四川、云南、海南等8个省(市、区)、数十个县市、上百个乡镇的典型苗族支系聚集地,通过实地调查采集、征集等方法,广泛收录国内苗绣作品,挖掘现存及传世的苗族刺绣作品。
据了解,这个数据库除了将汇集数以万计的"苗绣图像数字卡片"外,还运用通过田野调查占有的翔实材料,以省、地、县区域为基本框架结构,分别提供相关文字信息,编制出分布点至乡镇的"中国苗绣分布图"。
"过去,我们的苗绣珍品都保存在实体的博物馆中",杨晓辉说,"数字博物馆"借助先进信息化手段,以影像的形式向大众呈现,可供学者们研究之用,也让子孙后代们得以了解到苗绣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