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广东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其中有邓锡康的名字,广东省文化厅颁给他证书,确定他为礼乐龙舟代表性传承人。
当时,礼乐街道办事处的领导祝贺邓锡康,称他为“老龙总”,说:“礼乐就您一个人是礼乐龙舟代表性传承人,您要当好礼乐龙舟的‘形象大使’啊!”
此话意味深长,邓锡康印象深刻。他觉得自己必须尽自己所能,为弘扬龙舟文化鼓与呼。
为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去年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次性给予省级“非遗”传承人发放专项补助经费,邓锡康获得了4000元补助费。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让他感到很欣慰。
邓锡康在乌纱村的一条小河边开了一间简陋的茶楼。他将自己以前划船用过的桡也放在茶楼里,因为乌纱村的乌纱坊是红色的,所以桡也是红色的,且桡柄、桡板均为红色,桡板有一黑白相间的太极图。
记者采访时,邓锡康将桡拿到小河边,比划起来,一招一式都很标准,风采不减当年。
在邓锡康的训练下,儿子邓广祥、村民曾裕东早已是乌纱村划龙舟的“好手”。“我有兄弟四人,因为我跑个体运输,时间比较自由,所以,每年划龙舟,我都是主力。”邓广祥说。
“人老了,就要把划龙舟的技艺传给年轻人,我的几个孙子现在也会划龙舟了。”邓锡康欣慰地说,由于群众基础好,礼乐龙舟的传承问题不用担心。
“在礼乐,我代表乌纱,在江门,我代表礼乐,是礼乐龙舟的形象代言人。”邓锡康很认真地说,他要当好礼乐龙舟的“形象大使”。
●问策专家
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
常务理事梁炳尧:
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
去年10月的礼乐龙舟赛,江门(五邑)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梁炳尧专程去看了,直赞“很壮观、很热闹”。
梁炳尧说,礼乐的龙舟竞渡是深受群众喜爱而又能广泛开展的体育竞技运动,闻名于珠三角,整个龙舟竞渡活动,充分体现了全民参与的宗旨。礼乐龙舟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全民支持,后备力量充足。目前礼乐会划龙舟的群众人数超过了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六分之一。礼乐家家户户都很关注龙舟竞渡活动,积极参与筹款、选拔扒丁等,支持本坊龙舟参赛。
梁炳尧认为,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礼乐龙舟保护模式值得肯定。江海区、礼乐街对礼乐龙舟的保护措施也是切实有效的,在礼乐龙舟竞渡广泛开展的今天,礼乐龙舟已成为活跃乡民文体生活,以龙会友,招商引资,联系外界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