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件非遗精品、百名传承人,国内首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拍卖会,这些因素的结合,让6月12日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有了特别的意义。曾经一度被认为会走向消亡的民间绝活,第一次如此闪亮地出现在世人眼前,同时也让非遗的保护展现出多元化生存法则。
民间艺术走上拍卖场
“我们原来就是做灯笼的手艺人,没想到如今手艺活也能上拍卖场,手艺人也能抬起头来了。”已经76岁的北京灯彩传承人张连友在国内首场非遗拍卖会新闻发布会上的一番感慨,引来现场一片掌声,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非遗传承发展的关切。
由北京市文化局和荣宝斋联合主办的首届北京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作品拍卖会将于6月12日,即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在荣宝斋大厦正式开拍。包括“燕京八绝”在内的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别的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48项共86件作品将上拍。这是全国首次举行大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作品的专场拍卖活动。
此次参与拍卖的作品也是各有所长,在发布会现场展示区,一套惟妙惟肖的空竹象棋引起大家的关注,而它的制作者北京空竹传承人张国良则被一大堆记者包围,仔细地讲解着自己的作品。
张国良向记者介绍道,这副空竹创意象棋,每个棋子都是一个小空竹,可以抖起来,而且每个棋子都是用珍贵的木料制成,就连棋盘上的楚河汉界都是用多种不同珍贵的木料镶嵌而成。“这套作品起拍价3万元,虽然价格不高,但我希望让所有人知道,空竹现在不仅仅是玩具,也能成为创意产品甚至艺术收藏品。”张国良表示。
多项非遗走向产业开发
首场非遗拍卖会,也让大家发现,原来这些一贯给人印象生存艰难的非遗绝活,也在悄然向产业开发转型,并且获得了不小成果。张国良就是将非遗作品大胆市场化运作的代表之一,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张国良就辞职下海,搞起自己三代单传的空竹手艺。“当时要以空竹为生还是很艰难的,我们家几个人的小作坊,生产的空竹摆过地摊、在天桥做过表演,生意不温不火,直到2005年左右才开始走上坡路。”张国良说。
张国良尝试将各种创意元素融入小小的空竹当中,没想到一炮而红,各类空竹创意产品大受市场欢迎,价格也一下子由过去的几块钱提升到几百元、几千元。认准方向的张国良将空竹彻底市场化,如今张国良的空竹已经分出了三个档次,最低档次的空竹仍然是低价格走零售市场,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玩具;中档次空竹融入了各类小创意,开始走上专业定制的路线,不少单位、学校、庙会、庆典都是张国良的大客户;高档次空竹则是各类创意的集中展示,此次上拍的空竹象棋就是张国良的最新力作,万元甚至更高的价格也开始引得不少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