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不仅是20世纪安徽艺术的奇葩,她应该成为21世纪安徽乃至世界艺术的瑰宝!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进步,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关注决不会降低,物质的高度发达必将带来人类对艺术等精神领域的更大关注和兴趣,并将迎来自己历史上的再一次辉煌时期.
为此记者特地来到黄梅戏发祥地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剧团采访了剧团党支部书记、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赵媛媛女士。
记者:你能谈谈自己成功的秘决?
赵媛媛:黄梅戏作为一个民族艺术门类,从三打七唱,从田间地头到城镇,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登上了艺术殿堂。我作为一名黄梅戏曲演员,从前辈们身上学习到了对这门艺术的挚爱和坚守。没有他们坚持对艺术发展的执着追求和耕耘,没有他们坚守这份事业而承受的几代人的清贫,就没有今天的黄梅戏。同样,由于受文化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多元文化的进入,以及娱乐理念的更新,戏剧的发展暂时处于一种低谷阶段,我作为一名黄梅戏曲的传承人更有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如能做到坚守和奋进,才能为黄梅戏这株艺术奇葩代代放出异彩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也是我热爱黄梅艺术的原因 .
记者:为什么会对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戏曲情有独钟?
赵媛媛:黄梅戏自发源以来,一直以它的音乐唯美,朗朗上口且又委婉传情而深受观众喜爱。黄梅戏的故乡安庆,历史文化厚重,在这块土地上蕴玉和滋养了黄梅戏的灵秀,龙山凤水,更是深透着浓郁的草根情结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黄梅戏的剧情大多是为根生于民众之中的小人物的喜怒哀乐而创作的,所以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生长在黄梅戏故乡的我,更是耳儒目染、情有独钟。特别是在我十四岁那年就成为了一名黄梅戏曲专业演员,我实现了我的光荣与梦想,一路走来,鲜花满怀,这就是我最亮丽的人生价值。
记者:您对现在安徽黄梅戏发展的大环境怎么看?
赵媛媛:黄梅戏的发展应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更是一浪高一浪。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这些年在黄梅戏的舞台上也显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如:《徽州女人》、《孔雀东飞》、《柳暗花明》、《为奴隶的母亲》、《六尺巷》、《徐锡麟》等等,这些作品也是在以往黄梅戏发展的过程中引领了黄梅戏的发展方向,因此,我认为黄梅戏的发展应该还是有市场的。在二十一世纪,在新的文化的要求下,如何着力打造精品,创作出观众喜欢艺术作品,积极的开拓演出市场,下大力培养黄梅戏的后继人才,着力维护和培养黄梅戏的观众群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其它剧种艺术文化的精华,力求在发展中求真务实,使得黄梅戏发展之路走得健康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