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报2814期在食器谱中讲“明代以前梅瓶是盛酒器”,这使我想起不久前在广西桂林的见闻。桂林博物馆正在筹办该馆珍藏的明代梅瓶陈列,笔者有幸在该馆库房欣赏了几件拟展出的精品。其中一件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梅瓶的主题图案为“携酒寻芳”,一位官员骑马在前,身后一个仆人肩挑一担,一头为一只竹编的三层食簟,另一头则是装满美酒的梅瓶。这只瓶上画的图案为说明梅瓶的用途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形象资料。据了解,绘这种图案的梅瓶,目前仅此一只。
如果说瓶上的图案从形象上说明了梅瓶作用的话,那么1983年在桂林靖江温裕王墓中出土的装有酒的梅瓶就更实实在在地印证了它的用途。据研究人员讲,这只梅瓶出土时瓶盖被拌有糯米浆的石灰膏严严实实地封住,当人们将瓶盖打开后,一股浓醇的酒香充溢房间。人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将酒倒出,看到酒色晶莹红艳。更令人称奇的是,酒中泡有三只未长毛的小乳鼠和一些中药材。
你知道酒中为什么会有乳鼠吗?原来根据中医药书的记载,鼠是一味重要的药材,鼠肉有补肾的功效。民间认为用乳鼠泡酒对产妇有大补的功用。因此,这只梅瓶装的应是一种有大补作用的药酒———乳鼠酒。据历史记载,温裕王死于明万历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590年,距今已经400多年。然而这瓶酒竟能保存完好,实在太难得了。据专家研究,要使乳鼠这样的幼小动物在酒中不腐烂,所用的酒必然有较高度数。他们推测用的可能是当时桂林的三花酒。因为三花酒在明代已经是名酒,其酒度超过50度,是浸泡药酒的理想用酒。根据这一思路,桂林有关方面正计划开发乳鼠酒,让我们等待他们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