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服饰给了施珏很大启迪。“在寂静无人时,我常会对着这些衣物,幻想它原先主人的模样。”她常幻想,那件元色泰西纱对襟褂的男主人,应该是个不得志的文人,羸弱瘦小,温文尔雅,颇像当年的胡兰成;那件酱红色缎面如意镶滚边对襟裘袄的主人,该是一个很会享受生活的人,姬妾成群,对酒当歌,该是清末的风流人物。因为衣服上的那种酱紫色独特而不俗气,完全是顶级的染织工艺,而衣襟的滚边做工技艺的精致,即使是现代的工匠用电脑技术也无法仿制。“如果没有人有心收藏,这些记忆的佐证,最终可能在岁月中湮灭。”
舶来之风式
“如果你看看那个时代的大户人家四世同堂的老照片,会发现照片里人物的服装代表着他们的开化程度。有的服饰沿袭清朝传统,保留着四开衩、马蹄袖,精致的凤穿牡丹刺绣、繁复的如意镶滚边,也有的是用当时最时髦的泰西纱、呢绒、印花绸、绉、缎布料做成的新式的无袖改良旗袍,还有西服、中山装等等。”根据施珏的解读,清末到民国时期是中国服装变化史上最为错综复杂的时代之一。辛亥革命使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制度土崩瓦解,大量西方文化迅速传入,造成中国社会出现一个古今对抗、中西合璧、纷繁复杂的局面,从人们的日常着装中就可窥见一斑。
清末人们的着装,无论是上袄下裙,还是穿着旗袍,其用意都在尽量遮掩身体曲线。比如,展览上的一件大右衽镶如意袄就是清末服饰的典型,无论衣袖还是腰身,都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衩,胸腰围度与所穿的马面裙的尺寸比例非常接近,几乎呈一直线。在袖口、领口处有大量的喜鹊、如意结图案的盘滚装饰。“辛亥革命之前,人们的服饰在款式上还保留着具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马蹄袖和四开衩。妇女的服饰常缀以牡丹、凤凰、石榴这些花鸟、果实,意喻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富贵如意、多子多孙。”施珏说。
“民国的着装又是另一回事情。马蹄袖、盘滚装饰的元素都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西洋服饰文化的影响。”施珏认为,西方的舶来品为当时的服饰文化打开了一扇众妙之门。比如,展览中的数件改良旗袍吸收了西式服装的立体剪裁,旗袍的衣长、袖长都大大缩短,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身由直而曲,腰部更为合体,配上了西式的装袖。同时,这些旗袍上的装饰也由繁到简,领、襟、摆的镶滚也由宽变窄。此时的旗袍,在更大意义上已经成了汉人的袍,突显出女性玲珑的曲线美。
那个时期改良旗袍的曼妙之美,曾被林语堂生动地写进《京华烟云》中:“她的旗袍不是旧式的那样直桶子,而是按新式剪裁的。因为穿褂子裙时,她身体的轮廓在腰以下就被褂子的下端遮住,现在穿上旗袍儿,她身段的自然之美完全显露出来。”